旧版网站 | English

理财•治国•为民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

作者:梁红星 丨 来源:税海之星 丨  时间:2020-05-10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40余年,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不仅是“引进来”,更多的是“走出去”。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正在规划或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国际税收实务便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国际税收实务的门槛很高吗?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作为一名常年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工作者,笔者会经常听到这些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尝试给与解答,期望能为那些有志从事国际税收实务工作的青年人提供参考。

国际税收,笔者简单的理解就是涉及跨境业务的税收,即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的税收(in-bound & out bound)。国际税收实务与中国税法、财务会计或法律等相关专业比较而言,因其对工作者的外语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实际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是一个门槛相对较高的专业。笔者理解: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就是能够胜任国际税务的工作岗位,能够很好地应对和处理好相关国际税收业务和事项。为此,笔者对构成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的以下三个关键要求分别进行简述:

 

一、外语能力的要求

对一名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专业人士来说,外语能力是一项必备技能。对外工作语言,如英语,必须要熟练掌握一般外语(或通用外语),特别是要具备很好的听说能力并熟练掌握专业英语。当然,如果能掌握第二种外语(小语种),比如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就会更加完美。对于想要从事国际税收实务工作的有志青年来说,若总是依赖和借助第三方专职翻译(如商务翻译人员)应对国际税收相关具体事宜,这将是专业人员最大的短板和硬伤。尤其是对“走出去”业务来说,要想真正理解东道国相关税务政策,税收法规的背景,意图和含义,就必须查找东道国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原文并研读相关法规原文释义和评析,还需要与东道国权威机构,专业人士当面沟通,直接了解和求证。若没有过硬的外语能力终究是无法达到快速沟通、准确理解的目的。特别是对税收法规实际操作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存在误解和偏差的,有时甚至会与东道国税法立法本意相距甚远!熟练掌握外语技能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信心,耐心和毅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的优秀毕业生都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还有一些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他们已经跨越了一般外语的门槛。针对那些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青年人,笔者建议:一是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持续提高一般外语能力,既包括强化语言阅读能力和拓展写作能力,还更要强化提高听说能力。很多已经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多年的工作者,因其外语听说能力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限制了其在国际税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这非常可惜。目前中国国内有很多很好的语言培训机构,可以针对口语能力的提高,做“一对一”的外教的口语专项集训,若能坚持1-2年的不间断强化练习,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另外,学习和了解外国(尤其是欧美)的历史,宗教和文化等知识,也可以辅助提高外语水平。二是要深入学习财税专业英语,力争达到准确理解和恰当翻译。在基础外语较好的前提下,只要参考资料选好,学习方法得当,用心体会,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如1-2年内)将专业英语有所实质突破和快速提高。学习资料可以选择研读OECD和UN的税收协定范本及释义英文原文,相关转让定价和BEPS指南英文原文,(也可以参看相关的中文翻译)、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IBFD),威科先行财税信息库(Wolters Kluwer),律商联讯(LexisNexis)等相关财税英文资料(有很多资料都是双语的),“四大”也经常发布相关英文各个税种手册和新税法解读等(如安永对全球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转让定价每年都有一本更新的税收手册)。OECD 的International Tax Glossary是一个比较权威性的财税专业词典,中国财经出版社已经有中文翻译,即《国际税收辞汇》,可以反复集中强记,对照理解。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参考资料。另外,力争机会多听取外国学者或税务专家就国际税收专题讲座,参加“四大”的英文涉外税务研讨会,这些都是快速提高专业英语的很好途径。

 

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要求

国际税收的知识结构具有层级性和复合性的特点。除了中国税收和国际税收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备财务会计及法律知识。正是这种从中国税收拓展到国际税收的升级要求,以及“财会+法律”的复合型知识的关联,使得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专业人士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全面,也更具有挑战性。

从建立和完善国际税收知识架构的角度来看,笔者建议;一是可以先从深入学习中国税制知识入手。如深入研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尤其是境外税收抵免相关规定和实操,还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税收知识。要深入研究与中国相关国家的双边税收协定,关注中国转让定价,同期资料及反避税的相关规定,这些中国税制知识与境外国家的相关税制和规定类似,也与国际税收知识直接相关。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时研学与“引进来”相关的国际税收知识,如熟悉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及企业跨境服务贸易税收,非贸付汇相关的预提所得税等。进而可以拓展了解和学习更深入一些的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如OECD协定范本释义,OECD转让定价指南和BEPS成果最终报告等,要尽量阅读这些资料的原文,也可以适当参考相关的中文翻译。二是研读一些主要国家税制,如先学习香港税制和新加坡税制,因其税制比较简单,透明,容易上手,加之中国很多“走出去”企业都利用香港或新加坡作为中间平台,开展境外业务(如投资,转口贸易,资金池和信托等),也比较实用。随后再可深入欧盟税法,欧盟税法比较经典和规范,若能读懂,将对其他国家有很好的参考性。美国税法最难,也最复杂和特殊,建议只有针对相关具体业务来学习。三是要关注和补充学习与关税和社会保险费相关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海关关务知识也非常重要,如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进出口运作、支付结算,以及自贸协定规定,反补贴,反倾销等方面的知识。与国际贸易方面相关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的流转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出口退税的知识和技能本身就是国际税收实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个人所得税直接相关的各类社会保险费或社会保障税(如疾病,养老,失业保险),还有与相关国家的双边社会保障协定,也是税法及国际税收相关联的知识。关税往往是由国家海关官员和企业的物流部门所负责,社保费往往是由人事部门所负责的。由于不同部门或实操的局限,税务机关或企业财税部门人员往往很少直接接触和实操,但对于一个完整的国际税收知识体系来说,专业人士应当了解和掌握关税及社保方面的知识。

对于入门者或非税收专业的青年人来说,有什么途径,可以尽快学习国际税收的知识?笔者建议;一是可以先系统的学习税务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同时可以再通过注册税务师的考试来强化和检验自己已学过的税收知识。二是要用通过积累案例学习,提高国际税收的认知。如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出版了《税收协定执行案例集》和《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案例集》,《中国税务报》国际版,《国际税收》杂志以及《大企业税收评论》电子期刊也经常刊登一些国际税收案例及分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学习资料,初学者要仔细体会,认真思考。若想更进一步提高国际税收税务水平,专业人士还需要关注和研究国外法院的一些经典税收判例,可以研读“四大”或国际律所的专业人士发表的案例分析外文文章。通过中国及国外的案例,判例的学习才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对比标准和参照对象。随着积累案例越多,国际税收实务的专业判断就越敏锐和准确,国际视野也才能更加开阔。

从兼顾财会和法律知识的关联角度来看,目前大部分在中国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专业人士都有财务会计的背景和扎实的财会技能,如财经专业毕业,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但很少同时具备财会知识和法律知识,应需尽快补充法律知识,如了解国际法,公司法,合同法,并购法,劳工法等。在国外,尤其是在发达的欧美国家,绝大部分从事税收实务的专业人士,他们都是法律背景出身和具有很好的法务技能,如法律专业毕业,拥有律师资格证书。笔者理解;欧美国家和中国的税务专业人士这种知识背景和技能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税收治理体制和企业税务管理理念的不同。如在欧美国家,绝大部分税务纠纷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需要大量的税务律师出庭辩护。而在中国税务纠纷大部分是与税局协商解决,很少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即便有,也是先进行行政复议。因此在中国,税务律师亟待发展。现阶段,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法律专业及执业律师开始专注开展税务业务,甚至拓展从事国际税收业务,但是他们也仍需尽快补充财会知识,如了解会计制度、准则、账务处理及报表的分析等。从企业税务管理理念来看,更多的欧美企业是从公司治理的高度出发,注重税收遵从的风险防范和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而中国企业则更倾向于财会基层的核算、税务申报和稽查应对,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是以激进的税收筹划为导向。基于此,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税收实务专业人士更多出自于财会背景,出自于法律背景的较少。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也在向欧美500强企业学习,提升企业的税收管理理念。因此兼顾财会和法律知识的中国税收实务专业人士将是大势所趋,也将被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重用。财会和法律知识都是对税务知识的必要关联补充,不可或缺。从尽快补充和掌握所缺财会或法律知识的捷径来看,笔者建议;有志青年可以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或更难的ACCA)或律师资格考试的学习和培训,以此来激励和提高自己,尽快有效地补全所缺少的财会或法律知识。若最终能同时获取注册会计师证和律师资格证,这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检验,也为将来从业提供了一个资质保障前提。另外,目前很多相关专业院校,都对在校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完善。一些相关税收,财会,法律专业的校外优秀专业人士或进校作讲座,或参加学生的论文点评,甚至做课外兼职指导老师,他们这些实务的,经验性的知识是在校学生课本知识之外的最好补充,也非常必要和重要,在校学生要很好把握和珍惜这种社会实战知识。当然在上述知识之外,若还能拓展学习商务知识(如商业模式),行业知识(如工程建筑业,能源,制造业,金融等),项目管理知识以及企业电算管理系统(如ERP)等相关知识,这将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国际税收实务工作奠定更加完美和坚实的基础。

 

三、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

笔者从以往多年的国际税收实务工作中体会到,仅仅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一般性国际税收知识及财会和法律知识还不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还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国际税收工作磨练和技能积累,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要求。目前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人士主要有以下三类人群:或在中国国家税务局的涉外税务部门(如国际处,对外分局)工作,或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具体参与国际税收的项目咨询服务,或是在中国“走出去”企业内部,跨国外企内部直接参与跨国税务管理。这三类工作岗位都是非常好的国际税收实务平台,在这些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历练技能是走向优秀国际税收专业人士的捷径和通途。但是,仅具备在中国做国际税收实务的经验还不够全面和完整,若是有机会力争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际税收实务工作经验的飞跃。因为国际税收理论和各国的税收实践差别很大,各个国家的税制和环境也都各不相同,各国的税法规定与具体执行和操作也有很大差距。另外,各国税法经常发生变化,只有时时跟进了解最新的法规,才能准确理解和适时实操。笔者将这种现实情况概括为:没有通用不变的国际税法,只有不同常变的各国具体税收实践。因此,笔者特别建议;若是有可能,还应去国外某一国家或一个片区进行一段实地工作。如果暂时没有出国工作的机会,也尽量在中国企业集团总部或外企的地区总部(如亚太区,东亚区)直接参与国际税收的实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全面的把握国际税收知识,才能真正跨越国际税收的门槛。“四大”或国际律所一般都有很好的全球成员所的网络,并且有较为成熟且便利的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机制,若能在“四大”或国际律所工作,直接服务跨境业务的客户,这将是一种很好的国际税收工作经历,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或者在中国国内会计、税务、法律中介做国际税收咨询服务工作,有机会直接与东道国合作方沟通和合作,了解东道国的税制和实操,共同服务国际客户和积累国际税收案例经验,这也是不错的一种国际税收实务经历。

现在中国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对中介服务的要求非常苛刻和现实,首先就是看税收服务团队人员是否有国际税收的实操经验和过往案例,即便是名牌大学财税、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或拥有相关专业资质证书的专业人员,也很少有企业愿意给这些没有经验的人士试错和学习的机会。另外,真正将国际税收实务做的比较好的机构或平台不是很多,这就是所谓的“红圈”非常小。因此,国际税收实务经历至关重要,甚至远远重于教育和专业背景。目前中国国家税务系统也有很多外派官员到欧美国家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甚至外派到国外担任常驻税务官,“四大”和国际律所也有外派人员到欧美国家进行培训,甚至常驻工作(如在中国客户业务组工作-China Desk),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国外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的机会,特别是在欧美地区,大多数国家是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税制较为规范,税法较为复杂、实操相对较难,若有此类工作机会,则更要格外珍惜和积极把握。

笔者特别鼓励有志青年,在中国国内,不要太挑剔工作岗位,只要有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机会和平台,都要努力去争取,虚心求教,入门为先。另外,更要积极争取在“走出去”企业应聘国外的工作的岗位,不要畏惧眼前困苦,乘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大势,跨出国门,走进亚非拉,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积累国外工作经历,而后,再寻找去发达国家工作的机会。这种切身的国外工作经历还可以尽快提升国际税收专业人才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如与不同文化、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人员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和合作,快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借用外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求同存异,最终解决难题。这些都是伴随境外工作实践所锻就和形成的软实力和硬功夫。

 

四、三项要求的关系及职业发展前景

上述三项主要要求的相关关系是:外语能力是国际税收的必要前提条件,财会和法律知识是税收专业的关联充分条件,国际税收的工作经验是真正跨过国际税收实务门槛的关键要素,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这三项要求必须最终都要具备,缺一不可。外语能力的提高,税务专业知识的掌握,财会和法律知识的补充都是可以通过自身主观努力来实现的。国际税收的工作机会和岗位往往需要等待客观的机遇和自身的适时把握。另外,上述三项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有志青年需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制定一个分阶段学习和提高的计划,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

从目前中国国际税收实务的现状来看,“引进来”的国际税收业务,或者说跨境税收业务和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开展的相对比较成熟,也培养出一大批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境业务和境外业务(Out-bound)的国际税收需求日益强烈,这种真正“引进来且走出去”的国际税收实务的专业人才更是非常的稀缺,虽然入门难,成长慢,但其含金量也相对较高,竞争并不充分,一旦入门上岗,很难被他人替代,职业发展前景无量!笔者强烈鼓励有志从事国际税收实务的青年人,要有针对性地尽快补足上述三项要求的短板,锻炼和提升自己,跨越门槛,尽早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

                   

【作者简介】

梁红星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注册税务师;

拥有30年专职税务管理经验,其中包括13年境外和全球税务管理实务经验,曾任职于新疆税务局和财政部税政司,并先后于德勤、惠普、卡夫食品(中国)、华为集团总部、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及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和跨国公司任全球税务总监等职务,创立税海之星税务咨询有限公司和越南胡志明市财税咨询所,同时兼任利安达国际“一带一路”财税支持中心主任;       

中国国际商会“一带一路”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税务报》大企业&国际版特聘撰稿人;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院“一带一路”外聘兼职教授;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未来研究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对外经济合作咨询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责任编辑:焦嫣然)

中国税法评论 | 中国财税法治论坛 | 中国财税法国际论坛 | 中国税务律师论坛 | 法大研究生财税法学术沙龙 |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 | 联系我们 | 投稿

版权所有 ©  2011 中国财税法治网 京ICP备65679328号
本网站为推进中国财税法治建设的公益性学术网站,由中国联通提供技术支持
Email:ctl@chinataxlaw.org